海地地处热带,霍乱、登革热、疟疾等传染病高发,赴海人员应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接种相应疫苗。
当地设有公立医院,但条件简陋,缺少必要医疗设备;私立医院条件参差不齐且就诊费用昂贵。
2010年震后,由于卫生条件和设施严重落后,保障措施不足,海地大规模爆发霍乱,造成9000多人死亡,近80万人感染。
2014年5月起,海地开始流行基孔肯雅热。官方数据称,一个月内发现近30000病例,但是实际数字应远大于此。该病主要经蚊虫叮咬传播,患者会出现发热、无力、关节剧痛等症状。
2016年初海地开始流行寨卡热。该病毒通过蚊子传播,症状与登革热类似但程度较轻,包括发热、皮疹、结膜炎、肌肉和关节痛、全身乏力及头痛等,孕妇得病可能造成新生儿小头症。患者应充分休息,多饮水,并对症治疗疼痛和发热,通常2-7天可痊愈,如症状加重则应就医。目前尚无特效药或疫苗,建议赴海前,从国内准备一些日常药品应对感冒、发烧、腹泻等疾病,平时注意锻炼身体,也可携带驱蚊水作为预防措施,尽量避免蚊子叮咬。
2023年10月,南部省部分地区再生霍乱疫情,7天内约100人感染,10人死亡。霍乱病毒存在于水中,最常见的感染原因是食用被患者粪便污染过的水。症状多表现为以突然腹泻开始,继而呕吐。脱水虚脱期患者的外观表现非常明显,严重者眼窝深陷,声音嘶哑,皮肤干燥皱缩、弹性消失,腹下陷呈舟状,唇舌干燥、口渴欲饮,四肢冰凉、体温常降至正常以下,肌肉痉挛或抽搐。少数患者(以儿童多见)在恢复期可出现发热性反应,体温升高至38℃~39℃,一般持续1~3天后自行消退。病程平均3~7天。建议赴海前,接种霍乱疫苗,平时注意食品卫生,注重营养均衡,不喝生水,常备消炎、腹泻、抗病毒等药物。